雪域高原的試驗測試人 |
||
|
||
有這么一組數據,記錄著中國兵器工業試驗測試研究院測試中心5月份某試驗測試任務情況:測試人員:30人;保障設備:24臺套;行駛里程:5萬公里;測試周期:13天。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在氣勢磅礴、連綿不絕的昆侖山下,一群年輕的測試人員正在緊張忙碌的布點、架設調試儀器,他們的目標是為保障完成某試驗測試任務。惡劣的自然環境、艱巨的測試工作、人均每天150公里的路程奔波,在這些困難面前,這群測試人員沒有退縮,跟隨測試設備分布在各個點位,認真調試測試設備、解決網絡傳輸故障,他們時刻以“臨戰”的狀態,守衛在試驗測試第一線。 古有“飛鴿傳書”今有“千里傳音”。在沙漠戈壁的無人區,特別是在高海拔地點架設設備,通信信號無法覆蓋。數據信息研究所承擔著設備起組網和數據傳輸的任務,將各個點位測試設備的數據收集、融合、引導、分發,準確無誤發送至目標測試設備,實現對試驗現場“一目了然”和對測試數據“實時掌控”。試驗期間,數據通信人員心無旁騖監測數據狀態,直到數據有效回傳后,他們緊張的臉上才露出一絲放松。 靶場千里眼捕捉最真實的“你”。光電經緯儀設備作為“靶場千里眼”,不但能夠將高幀頻圖片傳輸回來,還能夠通過事后處理將測試信息算出來,可謂“看得見、算的準”。在試驗測試過程中,光電測試研究所人員以過硬的技術本領和出色的技術手段為該次試驗重要過程提供了關鍵的數據支撐。 遙遠傳輸與目標“形影不離”。遙測測試設備具備獨特的跟蹤優勢,不受天氣影響,全天候滿足測試需求,牢牢捕獲目標物。彈道測試研究所通過遙測全程組網,實現全航跡動態在線顯示。試驗測試過程中,測試穩定,數據可靠,通過事后分析處理,為判斷被試品飛行狀態提供可靠證據。 錚錚誓言堅定信念,至真至深家國情懷。每次重大試驗,我們都能看到黨員骨干沖鋒在前的身影,他們不畏艱險、不怕困苦,發揚“艱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的優良作風,帶領試驗測試人員完成了一項又一項重大任務。這就是雪域高原的試驗測試人,他們披荊斬棘、勇往直前,讓飄揚在基層一線的黨旗更加鮮艷、更加亮麗。(郭新楠 李文鵬 邢子琿) |
||
關閉窗口 |
相關鏈接: |
特能集團陜西應用物理化學研究所助力完成國家天文觀測試驗任務丨開局“十四五” 奮進新征程? |
“兵器造”新型抗爆容器通過國家級試驗 |
北奔重汽 楊玉海:我心中的蒙古馬——記北奔試驗團隊 |
淮海集團頂高溫 冒酷暑 試驗場上黨旗紅 |